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65章 求签

第65章 求签

    自从时间进入六月以来,崇祯皇帝就每日盼望着来自湖广和陕西方面的捷报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熊文灿虽然偏听偏信了些,着了张献忠这个狗贼的道,可是他的能力还是有的,更何况还有罗岱和左良玉两大总兵配合,对付一个张献忠还是绰绰有余;

    至于新任三边总督郑崇俭更是朝廷老臣,过往经验也十分丰富,再加上三边的兵力,对付李自成这一区区残寇,应该没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过去的一整个月时间里,无论是郑崇俭还是熊文灿,进程似乎都十分顺利,可就是不见捷报,更不用说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人头了。

    崇祯心情烦闷之下,便召见了杨嗣昌,开始向他吐着苦水。

    “五月朕尚以为熊文灿、左良玉之流尚知荣辱,却不料想此辈贼子剿抚无方,迁延日久,虚耗钱粮,以至于战机延误至此,倘若使得张、罗、李等贼合流,届时将如何制之?实在深负朕望!”

    杨嗣昌心中有些无奈,当初他并不赞同熊文灿的抚策,只是皇帝一味坚持,再加上前面招抚郑家的先例,才使得熊文灿得以招抚张献忠等人。

    如今抚策彻底失败,皇帝却不愿意背锅了。

    杨嗣昌只能主动开口道:“熊文灿无识人之能,却偏信流寇妄言,酿成如此大变,实在罪不容诛。只是眼下郧阳、商洛两路大军云集,正得熊文灿之力,倘若就此议罪,恐怕有伤大军士气,不如让他先带兵诛除流寇,到时候再论赏罚亦不为迟。还请陛下明鉴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一时沉默,他有心想将杨嗣昌派到湖广去统领‘剿贼’事宜,只是眼下朝廷里也离不开杨嗣昌,无论是中枢调度,还是对建州和议,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杨嗣昌,陈新甲虽然也能用,可毕竟不如杨嗣昌这么得力......

    想了许久之后,崇祯皇帝心情有些郁闷,只得再次下达旨意,催促熊文灿加紧进剿.......

    回到宫里后,崇祯皇帝便乘着御辇到了坤宁宫,同周后攀谈了片刻,还询问了一番太子的学业。

    当今太子朱慈烺是崇祯皇帝的长子,生母正是周后,于崇祯三年就被确立为皇太子,至今也不过十岁。

    太子虽然年幼,但是聪慧异常,深得崇祯的喜爱,面对群臣时的言行举止都十分妥当,让人挑不出半点瑕疵。

    周后同皇帝闲话了一阵,却说起了一桩奇闻,原来京城中这些日子来了不少游道,他们声称紫薇星动,圣天子当朝,正是大明嘉瑞之时,正适合问签求道。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崇祯皇帝原本并不相信这些鬼神之说,只是他近来心力交瘁,早有不堪重负之感,心中一动,道:“若真灵验,朕倒想去钦安殿求一发签。”

    周后顿时笑道:“钦安殿是当年嘉靖先帝爷修炼圣所,自然是灵的,陛下若是前去,必能得到祖宗护佑。”

    这一句祖宗护佑,顿时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里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钦安殿,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座宫殿,而是一座道观。

    钦安殿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,当时朱棣认为自己是玄武大帝转世,便在位于御花园正中,南北中轴线上建立了这座道观,里面供奉的自然是玄武大帝。

    不过真正让钦安殿为世人所知,还是归于嘉靖皇帝身上,这位道君皇帝笃信道教,自然十分重视钦安殿,他不仅重新修缮了钦安殿,还给玄武大帝重新塑造了金身。此外他还在钦安殿垣墙正门上题写了四个大字,“天一之门”。

    当崇祯皇帝来到这里时,他心中依然惦记着陕西和湖广的军事,行事间多少有些心思不宁。便又派人给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传旨。

    “如有要紧军务,便立刻前来禀告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走进钦安殿时,已经有几名道士跪在了一旁,他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,手持各异的法器,高声口呼‘万岁’。

    想到昨日周后所说,崇祯皇帝便问道:“这几日可有异常?”

    道观真人道玄当即行礼道:“恭贺陛下,三天前紫薇星动,当有圣天子再在朝。可保大明江山万万年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话,崇祯反而有些感慨,“如果朕也能算得上圣天子,这上古尧舜又算什么?朕实在多有不如。”

    道玄轻轻叹息,不再言语,避于一旁。

    待皇帝稍作休息后,便去玉皇牌位前依次拈香,一旁钟磬声齐鸣,听上去多少有些肃穆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拈起三柱香,在玄武大帝面前默默祈祷一阵,便将香递给了一旁的道人,由道人插入香炉。

    这一动作也是有说法的,皇帝毕竟是人间天子,身份并不比道家神仙低,因此上香也由他人代礼,不能偏低一头。

    道玄捧着一个签筒走上前来,低声道:“陛下,请签。”

    崇祯自然不会亲自去抽签,只是沉声道:“来签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道人接过签筒,重新跪在了皇帝面前,对着皇帝摇了几下签筒,从中便掉出了一枚竹签。

    道人赶紧捡起竹签,交给了道玄,而后道玄便按照签号取出了一张黄色的签票,递给了崇祯皇帝。

    崇祯脸色平淡,他展开了签票,却看到一行刺眼的字。

    【第九十三签中下签】

    中下签,自然算不得好签。

    崇祯皱着眉头,继续看下去,只见签文上写着一首诗。

    拟欲迁而未可迁,

    提防喜处惹勾连。

    前途若得阴人引,

    变化鱼龙出大渊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细细思索了一番,却始终不得解法,便盯着一旁低头的道玄,道:“此签何解?”

    通常来说,像这种签文都是似是而非,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道玄也装模作样分析了一通,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,皇帝想要测的事情虽然会有波折,但是最后肯定会顺利,变成鱼龙跃出大渊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听到这里,却是理解为再给熊文灿一些时间,到时候肯定会有捷报前来,这使得他内心稍微平复了几分。

    倘若如此,倒也是个好签吧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名小太监却急匆匆地走了过来,呈递了一封司礼监转来的飞奏。

    皇帝拆开一看,顿时脸色大变,化作一片铁青。

    “郑崇俭战死,左光先败逃,上万大军伤亡惨重,被俘者无数.......”

    “郑崇俭该死!熊文灿该死!”

    伴随着崇祯皇帝的咆哮声,道玄等人慌不迭地跪倒在地,那张签文黄纸也悄然飘落在地......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