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241章 是战是走?

第241章 是战是走?

    面对革新军大军压城,当涂城内却并没有组织好相关的应对手段,兵甲未曾修整,青壮亦没有组织起来,从上到下都显得极为混乱,这一幕落在了史可法的眼中时,他顿时感觉一阵恼怒。

    史可法迅速派人叫来了城门官,却得知总督大人压根就没有下达过任何命令,如今每日里都还待在衙门里,除了一部分官员外,其他人根本就见不到他

    很显然,当涂城内城防出现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凤阳总督。

    史可法也懒得继续找这个城门官的麻烦,直接去寻找这个凤阳总督高斗光,但是在这个问题上,他只能去同高斗光协商,却无法命令高斗光。

    原因也很简单,凤阳总督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,而不受南京兵部尚书的节制,尽管南京兵部尚书不像南京其他六部只是个虚职,可是这个兵部尚书真正能调动的兵马只有南京城的京营,而无法调动凤阳总督下属的兵力。

    当史可法来到衙门的时候,高斗光也接到了消息,他带着几名官员走到衙门口,抱拳行礼,语气淡然说道:“不知史兵部前来,有所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史可法脸上挤出一丝笑容,拱了拱手以示行礼,沉声道:“本部今日前来当涂,是因为得知了李逆已经兵临太平府的消息,不知高总督可有准备?”

    “准备?”

    高斗光笑了笑,道:“区区一座孤城当涂还需要什么准备?本督以为当涂不可守,也守不住,打算今日就撤离当涂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一听到高斗光要撤离当涂,史可法顿时火冒三丈,咬牙切齿道:“你若是撤离当涂,那李逆便可长驱直入,兵临南京,到时候岂止是震动天下,只怕大明列祖列宗亦不得安息!”

    的确,南京可是大明朝真正意义上的都城,如果南京失陷,那么这一点对于天下人的震动几乎不亚于京师失陷。

    当然,真要到了这么一天,那南京兵部尚书自然是首当其冲,到时候只怕九族都难保。

    高斗光冷哼了一声,他也不想跟史可法站在门前吵闹,便重新坐回了椅子上。

    史可法跟着走了进来,他也丝毫不让,直接坐在了相对的另一把椅子上,道:“高总督想要撤离当涂,可得了陛下的旨意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高斗光的眉头微微一皱,这也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虽然本职是凤阳总督,可是也有协防南直隶的权力,若是弃城而走,只怕将来很难面对朝野的非议。

    可是留下来防守,光靠他手里的这点兵力,只怕也是不够。

    高斗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,缓缓开口道:“若非万般无奈,本督也不会做出此下策,只是眼下当涂无兵、无粮、无刀枪剑戟、又无器械甲胄,如何能守得住?还不如早些撤离当涂,全力守住南京为要。”

    史可法却缓缓摇了摇头,“眼下南京城内情况也并不算好,倘若太平府不战而降,让南京直面逆匪大军,能不能守住也是一个问题,我本来想着让太平府多坚持一些时日,也好让南京做好备战的准备。”

    实际上,无论是高斗光还是史可法,之所以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,也是因为湖广、江西的军情变化实在太快,侯恂的十几万大军几乎在一夜间就分崩离析,而安庆之战更是迅速结束,革新军的脚步几乎没有停留半步。

   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不要说高斗光和史可法,就连崇祯皇帝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,只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应付,这才让高斗光来负责协防太平府,但是高斗光手中的兵力也不多,根本无法同时防守凤阳以及太平府。

    高斗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,他只能说道:“史兵部,本督已经给朝廷上了八百里加急的折子,若是陛下不能调遣援军,就算有本督守在太平府,只怕也难以坚守太久。”

    史可法沉吟了片刻,道:“高都督,只要当涂能守住半个月,我多少也能做一些安排,到时候若是丢了城,我愿为你直言。”

    高斗光明白,既然今日被史可法堵在了当涂,倘若他执意要撤走,那么将来所有的责任也就由他一人承担,还不如留下来守个几天——尽管他手中的兵力不算多,可是守几天问题并不大,到时候再撤离也没人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本督就留在当涂,还望史兵部能说道做到。”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京师,天色阴沉,浓重如墨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内心忧急万分,他已经得了李晟大军顺着长江长驱直入的禀报,同时也得到了高斗光和史可法等人的奏折,可是对于眼前的问题,他却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,因为他的手中已经没有更多可以支援的兵马了。

    等到王承恩念完最后一本奏折后,崇祯皇帝却忽然问道:“今日斩陈新甲吗?”

    王承恩低声道:“正是今日午时处斩。”

    “唔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微微叹了一口气,他继续问道:“何人监斩?”

    “三法司堂官共同监斩。”

    “那.....京中可有什么议论?”

    提到这件事,王承恩微微有些犹豫,他不愿意让崇祯皇帝生气,便故意捡一些好听的说:“百姓们知道皇爷要杀了奸臣陈新甲,人人都赞颂皇爷是千古圣君呢!”

    “千古圣君.......呵呵......有朕这么狼狈的千古圣君吗?”

    崇祯苦笑了一声,他不后悔杀死陈新甲,因为此人已经没了用处,留着他反而危害更大,但是光杀掉一个陈新甲,却又无法解决面前的困境。

    因此,对于崇祯而言,他眼下急需要寻找一个陈新甲的替代品。

    当然,考虑到大明朝兵部尚书这个职位的特殊性以及危险性,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上去,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做,在经过了与首辅周延儒的讨论后,崇祯皇帝决定暂由兵部左侍郎冯元飙暂署部事。

    兵部左侍郎冯元飙的来头实际上也不小,他本身就是复社的大佬,与复社的领袖张溥交好,再加上他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哥哥冯元飏,又被人称之为‘二冯’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不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,冯元飙的官路十分坎坷,早年间因为疏论中官受到了打压,后来又上疏力诋周延儒,受到了责问,因此一直没有升迁,反而被皇帝赶回了老家。

    到了崇祯八年,冯元飙重新回到了朝廷,而他这一次一上来就将目标对准了当时的首辅温体仁,声称温体仁等一干同党‘政本大臣,居实避名,受功辞罪’,一炮而红,但是他继续作死,又将目标对准了新任首辅张至发,结果又被赶到了南京去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被赶走后,冯元飙便直到前两个月才重新回到京师,担任的兵部右侍郎,并且迅速转任了兵部左侍郎。

    原因无他,此人锋芒毕露。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