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- 第246章

第246章

    “羌渠的确忠于大汉,但他被族人杀死后,于扶罗兄弟诣阙请兵,却没得到朝廷的帮助,反而被人勒索了不少财物去,尤其是战马。有人视之为蛮夷,不准他们进洛阳城。后来先帝大行,更没人管他们的死活。他们衣食无着,不得已,抄掠诸县,又犯了朝廷律法。诸罪加于一身,岂敢来见驾。”

    刘协若有所思,没有再说话。

    张杨说得含糊,没具体说哪些人勒索匈奴人,但用脚趾头想,也想得出是什么人。

    自然是有权有势的人。

    中平以后,天下大乱,战马的价格居高不下,最贵的时候一匹战马值二百万钱,还未必能买到。看到拥有几千匹战马的匈奴人,自然会有人像苍蝇一样的扑上来,敲骨吸髓。

    但他们收了匈奴人的好处,却没有帮匈奴人办事。

    匈奴人为了生存,被迫劫掠,又被这些人以此为由,严厉打击。

    此时,他发诏书,召匈奴人见驾请罪,匈奴人哪里敢来。

    皇帝换了,但皇帝身边的还是那一批人,呼厨泉根本不信任他们。

    所以匈奴人迟迟没有露面,也就可以解释了。

    历史上匈奴人出兵助阵,迎战李傕等人,并不是应朝廷之召,而是接受杨奉的邀请。

    比起朝廷,他们更愿意相信白波军。

    “呼厨泉会信任你吗?”

    张杨想了想。“以前会,现在不好说。丧家之犬,尤其警惕。陛下欲召呼厨泉,不如以白波军为介。匈奴人这几年在平阳,与白波军多有联合,关系一直不错。”

    刘协没有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他是要收服匈奴人,但不急在一时。

    既然呼厨泉没有攻击他的勇气,不如放一放,等搞定了河东大族之后再说。

    正说着,有虎贲来报,颍川荀彧求见。

    刘协诧异地看看荀攸,笑道:“荀君来得好快,朕还以为要等些时候。”

    荀攸更惊讶。他根本不知道荀彧要来的事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去迎一迎吧。”

    “也好,有劳公达。”

    荀攸略感惊讶,顿了顿后,拱手而去。

    张杨起身告辞,却被刘协留下了。

    “刚才一定没吃饱,顺便再吃几口。”

    张杨正中下怀,欣然答应。

    刘协取出手帕,抹净嘴角,又命人准备一些吃食。

    荀彧远道而来,应该还没吃晚饭。

    不管最后能不能谈得拢,一顿饭总是要招待的。

    刘协想了想,又命人去宰一只羊,待会儿烤了吃,算是特别款待。

    荀攸去得有点久,羊都宰好了,架在火上烤,他才陪着荀彧走来。

    荀彧风尘仆仆,脸上还算干净,可能是刚在涑水洗过,鬓角未干。他五官端正,相貌堂堂,温润如玉,是一个不多见的美男子。

    看到架在火上烤的羊,荀彧嘴角微挑,上前一步,拱手施礼。

    “故镇东将军司马,臣彧,拜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第二百章 欺之以方

    该如何接待荀彧,既能留下他,又不至于丧失主动权?

    收到唐姬转述的信息后,刘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他可以不用荀彧,但一定要留下荀彧。

    荀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人才,更在于他的号召力。毫无疑问,荀彧是新一代的汝颍士子领袖,他在哪儿,能影响无数人的选择。

    退一步说,荀彧的个人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。让他成为对手的智囊,不如留为己用。

    但不能被他摆布。

    荀彧奉行的是党人的理想,代表的是世族豪强的利益,按照他的理想即使能重建太平,也不是能长久的太平。

    所以,最好的选择是先改造荀彧的观念,然后再由荀彧去推行新的道路。

    如果不能,那就退而求其次,将荀彧收为己用,通过调整他的官职限制他的发挥,将他的影响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
    不到万不得已,不走曹操的老路。

    杀人是最等而下之的选择。

    看到荀彧在面前下拜,刘协站了起来,双手虚扶。“荀君,一别六年有余,荀君风采依旧。”

    荀彧微微一怔,再次行礼。“陛下记得清楚,臣是中平六年离宫,于今六年又两月。”

    “这六年,朕为董卓、李傕所迫,身既飘零,心亦无依,不意今日能又见荀君风采,可喜可贺。凤凰既来,愿来年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”

    荀彧的身体停滞了刹那,躬身再拜。“臣未能奉陛下于危难之际,死罪,死罪。”

    刘协微微一笑,挽着荀彧的手就坐。

    没有席,更没有案几,只有几个胡床。

    刘协早已习惯,荀彧却很别扭,坐立不安。

    不仅因为马扎局促,更因为天子话里隐藏的未尽之意。

    中平六年,董卓专政,刚刚被举为孝廉,拜守宫令不久的他主动求出补吏,除亢父令。但他没有去上任,弃官而归,然后领着宗族离开颍川,去了邺城,投奔韩馥。

    他因此保全了宗族,却放弃了天子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,趋利避害,这没有错。

    可是对君子而言,临难苟免,置朝廷安危于不顾,忠义有失,没有尽到为人臣的责任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面对天子,他不能心中无愧。

    天子对他的期望越高,他越是觉得惭愧,觉得亏欠天子,亏欠朝廷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