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- 第1436章

第1436章

    技术就应该不断发展,而不是失传。

    刘协对赵爽说,仔细验证、完善你这个猜想,等得到学者公认的那一天,朕给你授爵,让后人都知道你的功绩。

    赵爽大喜过望,连忙谢恩。

    他虽然知道华佗因医术而封侯的事,但那是因为关系到皇后和皇嫡子,他本来从来没想过因为学术上的成就封侯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众人见了,也大为惊讶。

    虽说现在不是非功不能封侯的时代,但封侯依然是普通人——甚至是官员无法企及的恩赐。赵爽因学术而封侯,让无数上不了战场,又做不了三公,只能做做学问的读书人心动了。

    最心动的就是周群。

    赵爽这个发现与他有关,甚至可以说,如果他愿意下功夫去研究,就等不到赵爽来发表这个成果了。现在赵爽离封侯只差一步,而他却只能在一旁看着,别提多后悔了。

    再想到之前荐书会上与冠军的奖金失之交臂,短短几天时间内就错过了两次机会,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耳光。

    这时,皇后伏寿说道:“陛下可以封侯,臣妾就赏赐点俗物吧。来人,赐赵爽十金,锦两匹。”

    有侍女上前,将十只金灿灿的金饼、两匹灿若云霞的锦摆在赵爽面前。

    赵爽再次谢恩。

    看着赵爽名利双收,不少人都眼热了。更有贵妇人盯着赵爽仔细打量,考虑着宴后打听打听这个前途无量的少年有没有婚配。

    这种佳婿,天下难寻。

    晚会的气氛被推上了高潮,无数人向赵爽祝贺,也有人悄悄地向虞翻祝贺。

    但凡了解点朝廷权力形势的人都知道,这一次江东人露脸了,虞翻就是最大的功臣,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江东人进入讲武堂。

    荀彧看在眼里,也琢磨着自己是否也该加大力度,支持石韬、孟建等人搞研究。汝颍人在讲武堂的实力有限,在农学堂却根基深厚,而且农学又是目前最急需突破的实学。

    一石激起千层浪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,对即将到来的建安九年充满了希望。

    刘协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
    他当众宣布支持赵爽研究,并许诺封侯,就是希望借这个难得的机会,将朝廷重视实学,重视真正的学术研究的态度传递出去,让更多的才俊打开格局,不要只盯着做官这一条路。

    最聪明的人应该做学问,而且是自然科学。

    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,人文科学也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,不会有什么突破。两千年后,说起思想,还是老子、庄子、孔子,可是用来发展自然科学,别说两千年,两百年就能让世界大变样。有了技术上的代差,落后民族再想凭着野蛮、血性屠戮先进文明的机会就再也不存在了。

    到了那一步,五胡不可能乱华,女真、蒙古人也不可能入关,盎格鲁海盗也只能跪在地上唱征服,乞求华夏文明的恩赐,并以能做大汉的狗而为傲。

    和那些强盗讲道理是没用的,刀剑是他们唯一听得懂的语言。

    未来已来。

    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 铸金为币

    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上演,气氛变得越来越活泼,就连天子与公卿大臣就座的大堂上,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,不再是一板一眼的君臣问对。

    骠骑将军张济喝得半酣,一时性起,起身跳起了羌舞,左盘右旋,摇头摆臂,好不欢喜。

    邹氏原本有些担心,可是见天子兴致颇高,还为张济打起了拍子,也就放了心,任由张济去舞。

    张济放弃兵权之后,在南阳住得安稳,却也少了一些热闹,就连旧部都很少登门拜访,是真正的门可罗雀。今天难得高兴,就让他放松一下,要不然真怕他憋出病来。

    张济起舞之后,就像打开了魔盒,更多的人主动表演节目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汉人就像是华夏文明的少年时代,精神面貌还保留了很多纯真,即使是稳重的老臣,也不像后世的道学家一样板着面孔,三杯酒下肚,照样高谈阔论,载歌载舞。

    文才好的官员更是抓住机会,高声朗诵自己的诗赋,以博天子青睐。

    刘协本人对诗赋不是太感兴趣,但他知道其他人喜欢,而且在这个时代,除了歌舞百戏,吟诗诵赋是成本最低,又最能表现文化修养的娱乐方式,所以也不排斥。

    皇后伏寿为此还准备了很多厌胜金钱、银钱,作为赏赐的礼物。

    厌胜钱不是流通货币,而是禳灾祈福的吉祥物,通常是给小孩子的。只是伏寿准备的这些厌胜钱有些不同,是以金银制成,形制优美,工艺精湛,可以当作艺术品收藏。

    这些厌胜钱比五铢钱大一圈,一枚金钱重二十铢,一枚银钱重十铢,按照市面上的金银价格,各值千钱、二十钱左右。比起赵爽受赐十金自然是远远不如,却也是一个意外收获,比直接赏钱更有意义。

    杨修吟诗一首,得金钱一枚,到手还没捂热,就被杨彪要了过来。

    杨彪把玩着金钱,凑到天子席前。“陛下,此钱甚是精巧,可以大用。”

    刘协端着酒杯,一边应付来敬酒的官员,一边与杨彪讨论。

    实际上,这就是为了推出金币、银币进行铺垫。

    从孝武皇帝推行五铢钱,到现在已经三百多年。应该说,五铢钱对稳定币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但随着经济发展,经济总量不断攀升,五铢钱数量不足的缺陷也就变得日益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