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- 第191章

第191章

    高澄接待渤海来客时,赵郡李氏也在宗主李元忠的说服下,决定主动献出隐户。

    不止如此,李元忠还特别为高澄挑选了一份惊喜。

    当高澄接见赵郡李氏一行人,见到李元忠为他带来的惊喜不由变了脸色。

    眼前是一个二十五岁的美丽妇人,她自言出身赵郡李氏嫡脉,被聘为宗王王妃,夫婿于河阴蒙难,一直守节在家。

    李元忠的做法让高澄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,他愤怒地质问道:

    “李侍中,你这是何意!”

    李元忠笑道:

    “不过践行昔日之诺而已。”

    于是详细跟高澄说起了洛阳叛乱时,他与高乾困守阁楼时便曾说过,要在族中挑选嫡系女子嫁给高澄为妇。

    “当日之誓,不止高乾邕一人,耳闻者甚众,世子若不信,可问高侍中(高隆之)家眷。”

    听闻事出有因,高澄这才缓和了脸色。

    打量了妇人一会,终究比不得自己家中四位娇妻,她李氏女的身份又让自己想起埋藏在心底角落的某个身影。

    高澄婉言谢绝道:

    “澄非父王,虽多有娇妻美妾,但各有缘由,并非本意。

    “李夫人若立志守节,澄愿成全,夫人若起意再嫁,澄也祝夫人再觅良配。”

    李元忠想不明白,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分明是个夫家身份贵重的寡妇呀,高氏父子不就好这一口吗?

    见高澄态度坚决,便让李氏先退下,回李氏在邺城的宅院歇息,也打定主意不能让高欢见到这个妇人。

    万一真被看上了,纳为侧室,让世子知晓,曾经进献给自己的女人,成了他的庶母,这不是白白遭人怨恨吗?

    宴席间,高澄喝着兑水的假酒,与李元忠回忆起自己在李鱼川的时光。

    不经意间提起一个曾经见过的邻院女子。

    “她叫……她叫什么来着?”

    醉酒的高澄似乎在努力回忆,却又好像始终记不起来,摆着手遗憾道:

    “罢了,萍水相逢而已。”

    李元忠当即留了心眼,他很了解高澄,虽然才十四岁,但心智成熟,绝不会无的放矢。

    散宴后,李元忠当即命人赶回李鱼川调查,高澄寄住李鱼川期间,附近院落都有哪些人家。

    这事容易查清,当初管事按照李元忠的吩咐特意为他寻的一处僻静院子。

    一番查问,才知道原来高澄的邻院所住是如今上党太守李希宗一家。

    李希宗有两个女儿,长女名叫李祖猗,嫁给安乐王元昂为妻,次女名叫李祖娥,今年十岁。

    模样各自惊艳,一听回报之人的形容,李元忠马上确定,高澄看上的就是李希宗之女,但恰好当时李祖猗也回娘家省亲,李元忠一时面对了两个人选。

    小高王的喜好看他妾室就明白,年长于他、又是元家妇人,可不就好这两点,尔朱英娥、小尔朱、宋娘子是元家媳妇,元仲华、元明月是元氏女。

    哪还需要多想,可不就是那李祖猗嘛。

    有了计较,李元忠心中大定,可元昂还活着呀,这又让他犯了难。

    第一百二十五章 河北士族

    李元忠带着满腹的纠结离开河北,他本就是被高澄拉来解决赵郡李氏的隐户问题。

    如今赵郡李氏在他这位宗主的主持下,交出了隐户名册,自然也不会久留河北。

    李元忠可不想让高隆之将代职给代实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高澄在邺城终于等来了河北各州郡均田使。

    眼前众人各有仪表,但不同于张德兴日晒雨淋的黝黑肤色,许多人都是一副白皙富态的模样。

    这些人大多出自寒门,一朝得志,所作所为各有不同。

    有人廉洁、也有人贪腐,有人勤勉、更有人怠政。

    其实这些人的所作所为,高澄早已经调查清楚,但他还是让众人轮番述职,详细告诉自己这两年来,在均田使的任内,都做了一些什么事。

    贪腐之余,做了些实事的人倒也有话可讲,说起来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而怠政之人就只能捏造事迹,总不能跟高澄说坐在堂里盖了两年印吧。

    人行印章有深受高家父子敬爱的大魏天子就行,要不了那么多。

    高澄耐着性子听完这些人的工作汇报,然后拍手让人送来一叠信封,按照名字发放给众人。

    “当初为诸位授职时,我曾勉励诸位,说你们是我高澄的门生。

    “有人听进了耳朵,放进了心里,也有人没有当真,只以为我是说说而已。

    “如今诸位都拿到了信封里,所写的是这两年来各位所作所为。”

    有人当场要拆,高澄有心给某些人留点脸面,于是制止道:

    “先别拆,回去再看。”

    眼见众人心事重重的收好了信封,高澄接着道:

    “大魏自贞烈公(崔亮)创设停年格以来,不以才干、政绩升录官吏,只以资历为凭。

    “有人不信我言,自觉没有倚靠,升迁无望,便无心治事专注敛财。

    “诸位做了两年均田使,也清楚这个官职品级虽低,但职权甚重,掌握一州、一郡公田的分配与回收,你们许多人借此机会倒也积攒了不少身家,我高子惠没有亏待大家吧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厚待我等。”

    有些人的回答明显中气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