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- 第88章

第88章

    如今锦衣卫指挥佥事是李春,这是纪纲的心腹,得把他撸下来,让赛哈智上去。

    这事不急。

    当务之急还是救景清,不能让梅殷把景清以及那数百人拖下水,想到这对赛哈智道:“赛镇抚使,有件事想请你去办。”

    赛哈智眼一瞪,“你说什么呢!”

    黄昏懵逼。

    我擦,怎么这就翻脸了,要给我摆官威?

    哪知赛哈智转脸就一脸谄媚笑道:“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的,还用得着请么,你只管说,只要我南镇抚司能办到的事情,绝不眨一下眉头。”

    赛哈智看得很准。

    因为黄金失窃案,黄昏和纪纲、庞瑛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
    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

    且黄昏如今备受朱棣信任。

    赛哈智当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该偏向哪边。

    黄昏哭笑不得,赛哈智这马屁功夫,有点像多隆之于韦小宝啊……我倒是想当韦小宝,可是徐妙锦会是双儿么。

    不过这感觉倒也挺爽,难怪大家都想当人上人,低声细说,让赛哈智去调查庞瑛,又让他去盯着刘莫邪和梅殷——黄昏还是信不过纪纲。

    最后又刻意叮嘱,说这件事涉及到御史大夫景清,要小心行事。

    赛哈智明显愣了一阵,也压低声音,“难道景清也是建文余孽?”

    建文旧臣和余孽,两种说辞,但意义不一样。

    黄昏摇头,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觉得不妥,别一转身赛哈智就去找朱棣打小报告,又补充道:“陛下欣赏景清,这一点你我都明白,所以这是陛下的意思,要杜绝景清被别有用心的人拉拢。”

    赛哈智哈哈一笑,“包在我身上,从今日起,任何人都别想靠近景清,景清也别想躲开我的眼线去见任何人。”

    黄昏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如何救景清?

    主观上让他放弃刺杀朱棣,还有点难度,不过可以在客观上限制他的自由,不让他接触梅殷等人,自己再找机会说服他。

    黄昏救的不是景清一个人,是景清的九族数百人。

    先落一子。

    让赛哈智去调查庞瑛,这是吸引纪纲和其他人的注意力,实则是明修栈道,真正目的还是调查梅殷和刘莫邪。

    第70章 认真的男人最帅

    锦衣卫衙门。

    纪纲正在惬意喝茶,庞瑛已经着人去调查刘莫邪,同时让李春和庄敬去调查庞瑛——这不过是自保,纪纲的屁股也不干净,若是庞瑛出事,他必将受到牵连。

    一名锦衣卫百户匆匆进来,低声说了几句。

    纪纲唰的一下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旋即缓缓坐下,脸色凝重,不放心的问道:“你确定赛哈智去见了陛下,又看见黄昏跟着赛哈智去了南镇抚司后,其后穿飞鱼服佩绣春刀而出?”

    那名百户点头。

    纪纲心里卷起阵阵浪涛,黄昏到底想干什么。

    既提醒自己庞瑛有问题,又要让南镇抚司去调查庞瑛,这不是明摆着做无用功么,几乎可以确定,黄昏真正的目标绝对不是庞瑛。

    另有其人。

    纪纲敏锐的察觉到不同寻常之处——朱棣见了赛哈智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……

    黄昏这次要做的事是朱棣首肯的。

    区区一个庞瑛,哪能惊动朱棣,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大事。

    纪纲脑海里炸起一道闪电。

    上元大火案。

    涉及到徐皇后、宝庆公主的大案件竟然不了了之,这本身就透着奇怪,纪纲太了解朱棣了,这位陛下不是那种老好人。

    有人欺负到他老婆和妹妹头上,他怎么可能隐忍。

    真相只有一个。

    朱棣在密查上元大火案!

    而刘莫邪就是关键。

    纪纲坐不住了,急忙找来心腹,低声吩咐后,依然不太放心,索性起身,直接去紫禁城求见朱棣,想摸一下朱棣的态度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我也曾跨东风骑白马。

    我也曾天上人间叱咤。

    黄昏按刀缓步在长街人流之中,熙熙攘攘人群,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,看见他后都会主动的让开一条道路。

    飞鱼服确实帅得掉渣!

    黄昏看过《绣春刀》这部系列电影,印象深刻,一直觉得张震就是身穿飞鱼服最帅的形象,现在发现和自己相比,不过如此。

    最帅的还是自己啊。

    光芒四射,帅气无边。

    就凭这形象,徐妙锦看见后必然芳心大动,可惜没有相机,要是留个影像到二十一世纪,我黄某人就是锦衣卫的带烟人啊……

    可惜可惜,甚是可惜啊。

    手握绣春刀,只觉眼前的世界光亮无比,信心万倍直奔徐府。

    去嘚瑟一下。

    门子看见黄昏,熟脸熟面的,少不了一番谄媚的恭维,说黄哥儿真是个少年有为英俊帅气宛若霞光东来耀然欲瞎人双眼……

    说人话,就是他的狗眼被黄昏的帅气刺瞎了。

    黄昏大乐。

    丢了张宝钞给这爱说实话的门子,打笑着说低调低调。

    一边得意洋洋的迈入徐府。

    徐妙锦在。

    听说黄昏“又”来了,好气之余,又有那么一点暖心。

    徐家没落后,只有黄昏不忌惮朱棣的猜忌,该来的时候一定会来,不该来的时候也敢来,仿佛徐府成了他黄昏的后花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