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争魏在线阅读 - 第751章

第751章

    各种细节反复推敲了一个下午。

    傍晚,才基本敲定到各郡各县的划分。

    杨峥提供一个大致方向,剩下的就要靠他们群策群力了。

    秦王府准备了一场晚宴。

    杨峥对待部下一向大方,蒲陶酒、烤全羊,撒上与黄金等价的胡椒,还有各种西域瓜果,除了没有丝竹管弦舞姬乐工,什么都有了。

    杨峥也频频对李密、陈寿、常忌等人举杯,盛赞蜀中文华繁盛。

    千穿万穿马屁不穿。

    蜀中士人喜形于色。

    酒宴正酣之时,太原的信又到了,还是周煜写的。

    “刘弘黄口竖子,镇守上党要冲,此千载难逢之机也……臣愿统帅太原诸军,为大王攻取上党,上党若下,则河东指掌可定,洛阳亦在眼前……”

    杨峥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这种口吻本来就是兵家之大忌,有轻敌之心。

    而这也是现在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
    五万铁骑破十六万中军,何其辉煌,也让很多人盲目自信了。

    忘记了为了吸引司马昭的十六大军做了多少努力,战死多少将士,冻死多少战马牲畜……

    “刘弘出身沛国相县,扬州刺史刘馥之孙、镇北将军刘靖之子,与司马炎同居于洛阳永安里,为司马氏亲厚,颇有文略,武略如何,并不知晓……”庞青翻出小红本道。

    卫瓘道:“大秦新立,军中之事亦迫在眉睫。”

    杨峥点点头。

    姑臧的问题再一次出现,消息从太原传来,数千里,至少半个月。

    而这半个月发生什么很难预料。

    而杨峥一向舍得放权,当年刘珩自作主张,连续屠城,敌人望风而靡,虽然顺利拿下雁门,但也开了一个先河。

    今日之果,昨日之因。

    现在,若周煜也这么做,问题就大了。

    杨峥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他的求战心切。

    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。

    连忙令秘书郎李密写了一封军令,不得出战,固守太原!

    其实只要好好守住太原,等杨峥把蜀中人口释放出来,填充关中,再慢慢侵蚀河东最为稳妥,然而形势总不会这么顺利。

    这封军令也不知来不来的及。

    焦急等待几日之后,先到的是孟观的情报。

    称唐彬、刘弘、诸葛绪都是深有兵略之人,不可等闲视之,河东、上党、潼关全部都被陈泰加强过,非倾国之兵难以攻克。

    杨峥心头阴云增多了几分。

    孟观早年就是处理细作事务的,他的评估大致不会出错。

    “事不宜迟,恐怕周将军已经兵败上党,大王宜早做打算!”卫瓘直接了当道。

    杨峥叹了口气,“周煜若败,太原恐不保!”

    这是最坏的结果。

    而太原丢失,对刚刚建立的秦国而言,无异于一次打击。

    关键,让秦军百战百胜的神话破灭了。

    “周煜与我皆起于草莽刀兵之中……此皆吾之过也!”

    周煜的能力其实略有不足,独挡一面有些勉强,杨峥碍于元从故旧,才提拔高位的。

    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张特、孟观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在杜预、张特、文鸯、田章、孟观这些将领中,有些相形见绌了。

    卫瓘笑着安慰道:“大王无需忧虑,周将军身经百战,麾下将士亦是精锐,猝然猛击,或许能夺下上党!”

    “但愿如此!”杨峥只能往最好的方面去想。

    第五百六十六章 孤军

    太原。

    此时的周煜还在犹豫不定。

    陈泰一死,司马氏在并州的定心骨折断,并州魏军正处于惊惶之中。

    斥候回传的各种消息都印证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榆次、阳邑、上艾、大陵诸地的烽燧、坞堡望见秦军斥候,便一哄而散。

    十几个斥候小队,就能占领一座县城。

    拜刘珩连续屠城所赐,并州的州郡兵对秦军畏惧到了极点。

    冯飒之战,五万秦军破司马昭十六万,对关东的心理冲击无以复加。

    而洛阳当街弑君,陈泰吐血而亡,更让并州守军士气大减。

    这是外部环境。

    于内,周煜升任镇北将军、并州都督,军中颇有微词。

    凉州一向以军功为重,几乎每一位大将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,连刘珩、庞青、孟观这些后辈都有,更不用说名震天下的文鸯,攻破蜀国的田章、李特、周旨等人。

    别人不敢当面说,周煜岂能熟视无睹?

    而且今年他已经四十了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战将,四十岁在战场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周煜一寸一寸抚摸着长剑,这柄剑还是杨峥亲自赐予的,千锤百炼,做工精细,装饰华丽,剑鞘上镶嵌七颗来自西域的宝石。

    秋水一般剑身映照着他满脸皱纹的脸。

    这时代的人普遍苍老的快,尤其是在西北,常年风吹日晒。

    看着自己的脸,周煜眼神逐渐坚决,“某原是中军一什长,跟随大王血战十余年,方有今日,今上党空虚,敌军惊惧,战机稍纵即逝,拿下上党,方能报效大王知遇之恩!”

    “愿遵都督军令!”将校们喜形于色,只要是打仗,他们都义无反顾。

    周煜做出这个决定,跟他们也有很大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