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在线阅读 - 第12章

第12章

    所以,必须是先解决掉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陈珂看着扶苏,而扶苏此时也是想到了礼论中的这一篇。

    这一篇虽然淳于越没有过多地解释,但他却是背过的。

    当即便是复述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这也同样是陈珂教导计划的其中一步。

    他想让扶苏知道,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被人过滤了一遍的。

    扶苏开口道:“自然是君大”

    “荀子礼论有言,礼有三本,其一天地,其二先祖,其三君师”

    “其中,天在地前,先祖居中央,君在师前”

    陈珂听到这话微微一笑:“公子,如今你我是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扶苏没有丝毫犹豫:“乃是弟子与老师的关系”

    陈珂却是微微摇头:“公子,若是按照荀子中的记载与说法,你我首先是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扶苏犹豫了一下,这才是说道:“是君臣的关系”

    陈珂点头。

    “公子,你乃始皇帝陛下的长子,陛下更是一心将你当成继承人来抚育”

    “对你有很大的期待”

    “这是其一”

    “其二,你乃是我大秦的长公子”

    “而我乃是大秦的九卿少府”

    “伱乃君,我乃臣”

    “此之为君臣”

    陈珂悠然说道:“所以,你我之间有两者关系”

    “其一为君臣,其二为师徒”

    “公子,您说这两者的关系,哪一点在先,哪一点在后?”

    此时的扶苏已经是反应了过来,这不仅仅是一场谈话,更是陈珂于自己讲授的第一堂课。

    他当即便是坐的更加端正了。

    思索了片刻后,他开口道:“扶苏知,当为君臣在先,师徒在后”

    “只是不知其为何是如此”

    陈珂点头:“你我若论师徒,则是从昨日起”

    “若论君臣,则是从我入朝为官起”

    “这是论时间之说,君臣在师徒之前”

    “若论礼数,你可知为何?”

    扶苏点头:“因为君在师前”

    陈珂微微一笑:“不错”

    他看着扶苏说道:“所以,公子来到我府邸后,若是见到我未曾睡醒”

    “应当怎么做?”

    扶苏犹豫了一下,虽然这不符合他长久以来受到的教导。

    但却是让他十分逻辑自洽。

    这就是儒家之中的内容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“当令人唤醒老师”

    陈珂飒然一笑:“不错,正是如此”

    他借着这个问题,继续询问扶苏:“公子,你可知为何陛下为您换了一个老师?”

    扶苏听到这话,眼睛中带着些许的忧虑。

    他看着陈珂道:“因为扶苏反对父皇的郡县制,父皇以为是老师教导之错”

    陈珂微微摇头:“不,并不是如此”

    “虽然你反对陛下的郡县制,令陛下十分生气”

    “且这事情的确是淳于越故意为之”

    “但陛下却不会因为此,而夷淳于越三族”

    他温和的看着扶苏:“殿下在想一想?”

    第十章:扶苏的第一课

    再想想?

    扶苏沉默了,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。

    来之前,只是觉着是自己拖累了淳于越,才导致淳于越遭受此等大难。

    甚至在他来之前,已经是在宜春宫中写好了奏折。

    他准备明日上书始皇帝,求始皇放他的老师一马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如今自己的新老师问出了这样子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当即犹豫了一下,继而问道:“弟子不知道”

    陈珂笑了笑,他看着扶苏讲道:“扶苏公子,您之前知道礼论这一篇么?”

    扶苏点头:“知道”

    陈珂再次问道:“那,这一篇是您自己知道的,还是淳于越先生给您讲授的?”

    扶苏没有犹豫,继续回答:“是我自己看到的”

    他脸上带着些许茫然:“老师他似乎不怎么喜欢荀子,所以并没有讲授过荀子的多少文章”

    陈珂看着扶苏,抬起头,眼神中带着温和。

    “是真的没有讲过,还是殿下记得的不多?”

    扶苏有些许犹疑了。

    似乎淳于越讲的关于荀子的文章也不少。

    看到此等情形,陈珂再次问道:“现如今,殿下可是知道了”

    “为何陛下要夷淳于越先生三族?”

    扶苏眨了眨眼睛,立刻便是将前后所有的关系全都是联系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“因为淳于越老师不曾给我讲授过礼论?”

    陈珂看着扶苏,此时的扶苏已经是将近二十岁,快要加冠的年纪了。

    却是被淳于越教成了这样子。

    扶苏本身也算是聪慧,也算是反应迅速的了。

    若是好好地教导,却是能够算是一个好的接班人。

    如果扶苏被好好教导,大秦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?

    陈珂不由得这般想到。

    他听到扶苏的回答,略微点了点头,又是摇了摇头

    “不只是如此”

    “其实,有时候公子您的视角太狭小了”

    “这样子不利于治国,也不利于您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情”

    “您尝试着,将自己的目光放的大一点”

    “然后再看一看这个问题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