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网游小说 -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- 第651章

第651章

    毕竟王成伟如今的名字,已经是整个长安无人不知的才子了,这样也能帮助他通过前面两项测试。

    第一批次的考生,在上午已经完成了诗赋的考卷。

    他们举手交卷之后,就拿到了贴经的试卷。

    王成伟和其他玩家们来说,贴经部分就基本上等于白送的分数。

    从系统中直接搜古籍,很快找出了五道贴经考题的出处,王成伟迅速填写完毕,然后举手交卷。

    这下子颜真卿吃了一惊,这才多久?王成伟就完成贴经的部分了?

    难道是他不通经文,所以交了白卷?

    不会吧?以王成伟的诗才,难道不能通读经文吗?

    等到小吏拿来王成伟的考卷,颜真卿对着小吏说道:“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颜真卿是礼部侍郎,也是妥妥的朝廷大员,这个小吏立刻将试卷举过头顶,但是依然抓在手上。

    这自然也是考场的规矩,收上来的考卷小吏不能松手,如果松开手,小吏按下红印的手指就会和卷子上印下的红印错位,那这个小吏就要被朝廷问罪。

    看完了王成伟的贴经答案,颜真卿更是起了爱才之心。

    五道题目的贴经全对!

   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五道贴经的试题,这个王成伟堪称是急才。

    要知道其中一道题目是颜真卿亲自出的,题目的出处稍微有些偏僻,没想到王成伟也可以这么快答出来。

    前面的开胃菜都已经上完了,接下来端上来的就是主菜了。

    皇帝亲自命题的实务策,当看到题目的时候,王成伟就有些傻了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鬼题目?

    “文质再而复”?

    什么鬼?

    如果是普通考生,看到这种题目已经要叫爹了。

    不过咱们可是玩家,玩家可是有外挂的!

    王成伟立刻向方国寿发出了求救的信息。

    “方老救我!帮我看看考题!”

    方国寿哭笑不得,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大学教授,竟然要在大唐帮着应试的考生作弊。

    不过大家都是玩家,方国寿能帮自然是帮了:“你把题目发给我吧。”

    “方老,文质再而复,这是什么意思啊?要怎么破题啊?”

    方国寿看到题目笑了笑,给王成伟回复道:

    “子曰:‘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’这文和质,就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的两种品质。”

    “质,就是本性,也可以认为是内在的野性。文,是仪貌,也就是后天学习的礼法规则。”

    “而孔子提出一种历史观点,认为可以将文和质推广到国家身上,而这两种特性是会互相轮回往复的。”

    “《礼记》中说,子曰:虞夏之道寡怨于民,殷周之道不胜其敝。虞夏之质,殷周之文,至矣。虞夏之文,不胜其质,殷周之质,不胜其文。”

    “意思就是夏朝是质多于文,所以夏朝更野蛮,而周朝文多于质,所以周代文治天下显得更文弱。”

    “野蛮和文明是交替循环轮回的,这也是儒家总结的一种历史规律。”

    第四百四十九章 破题

    听完了方国寿对题目的解释,这下子王成伟总算是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。

    巡考的颜真卿叹了一口气,作为学贯古今的大儒,颜真卿自然明白这个考题的意思。

    文质而再复,不仅仅可以用在朝代之间的更替,朝代之间皇位的更迭,也可以套上这一套“文质再复”的规律。

    而皇帝用这个题目做考题,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那就是要考生写出新朝和上皇时代的切割,给皇位更迭寻求更具有法理性的解释。

    灵武登基,到上皇下诏退位,至德元载和天宝十五载是同一年。

    这种法统上的尴尬,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。

    所以才出了这么一道实务策的考题。

    颜真卿叹气,皇帝第一次科举出这样的考题,那么等到上皇回銮长安后,二皇相见之后,皇帝又要如何对待上皇?

    作为上皇时期就出仕的大臣,就算是对上皇晚年的昏聩心存怨望,但是依然对开元年间那美好的时代充满美好回忆的。

    大臣们自然不愿意皇室内部出现骨肉相残的景象了。

    且看这些考生如何答题,是不是能够提出让皇帝满意的答案。

    颜真卿继续巡视考场,只看到不少考生都盯着考题发呆。

    颜真卿叹了一口气,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前面两道试题都做的不错的考生,在面对第三道考题却束手无策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考生们都熟读论语,但是文质再复的概念,是出自于《礼记》中的。

    《礼记》虽然也是五经之一,但是唐代对于通五经的要求主要还集中在《诗经》和《春秋》上,对于《礼记》的要求是通读,就连考贴经都不太考《礼记》上的内容。

    不过题目是皇帝出的,考生也只能硬着头皮作答了。

    颜真卿又看了几个,看到韦应物的文章,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韦应物不愧是京兆韦氏的子弟,也曾经门荫入官,在官场上历练过。

    韦应物的这篇文章,从文和质两个方面入手,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,规劝朝廷重视文治和武功,在全力平叛的基础上,也要注重朝廷的文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