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77章 集中兵权

第77章 集中兵权

    周山之死以及白河镇被叛军所夺的消息,也很快就传到了襄阳,当杨嗣昌得知此事后,他简直痛悔无比,当初就不应该派周山去劝降袁宗第,以致于今日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   实际上,在杨嗣昌的眼里,周山的作用十分重要,甚至有些无可替代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只有周山还掌握着一定与李自成沟通的渠道,倘若没了周山,那么杨嗣昌想要了解李自成的消息,犹如隔雾看花。

    杨嗣昌沉吟了许久,他终于下定了决心,此次对付李自成多少有些不太顺利,便主动派人将桃花铺附近的官军撤离,准备集中兵力对付张献忠。

    想要对付张献忠,杨嗣昌沉思了许久,他派人给丁启睿写了一封信。

    “兵法云:“围师必缺。倘若以重兵久屯商洛之外,据隘而守,既不能进,亦不能退,长期以往便会劳师糜饷,殊非长策。或纵闯逆乘间蹈隙,永突而出,则以伏兵邀之,或可立功。”

    说白了,在杨嗣昌看来,继续这么跟李自成在山里耗已经是不太可能了,毕竟他重兵云集于此地,每天的消耗都是一笔天文数字,倘若久久无功,恐怕皇帝也很难以容得下他。

    因此,为今之计,便是集中兵力驱逐张献忠,再让丁启睿放开一条路,让李自成从商洛山里主动跑出来,到时候对付起来也不算困难。

    至于最后的李晟,则让杨嗣昌有些头疼,他已经从别的渠道知晓,与其他流寇不同的是,李晟几乎要变成一个坐匪——他将郧西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,实在不好对付。

    “这流寇变成了坐寇,也不算差......至少消灭时可以一举拔除,不会纵敌荼毒其他地方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只能在心中这么安慰着自己。

    布置下了种种手段之后,杨嗣昌再次派人去请来了左良玉以及新任湖广巡抚宋一鹤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原来的湖广巡抚方孔昭于一个月前,在麻城和黄冈一带向革里眼和左金王进攻时,吃了一场大败仗,使得崇祯皇帝怪罪了下来,而杨嗣昌原本就看这个老头子不顺眼,当即便弹劾方孔昭年迈昏聩,并且举荐了素来有‘知兵’名头的宋一鹤。

    过了大半个时辰后,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走进了节堂,他身上穿着从二品文官锦鸡补子的红罗蟒袍,头上则带着乌纱帽,正是受到杨嗣昌看重的新任湖广巡抚宋一鹤。

    宋一鹤官场起点不高,并非进士出身,只是一个区区的举人,他之所以能在四十岁出头爬到从二品的巡抚高位,全靠着四个字,那就是心狠手辣。

    早年间,宋一鹤跟随熊文灿做官,他为了得到熊文灿的看重,专门去招抚了当地有名的盗魁黄三耀,得到了熊文灿的赏识,后来又说降了顺天王的同党刘喜才,关键是此人十分无耻,他在说降了贼人后,又很快变脸将这些叛军全部杀死,充当斩首功劳,共杀了七百多人。

    后来副将龙在田在固始剿贼时,宋一鹤故技重施,他先是招降了贼军前任,然后又派人给他们下毒,直接毒死了上千人,正是因为这些事情,使得宋一鹤迅速高升,很快就升为了湖广兵备副使。

    杨嗣昌之所以让宋一鹤代替方孔昭,便是看中了对方的这股子狠辣劲头。

    等宋一鹤进了节堂后,他的态度摆得十分端正,在大门口就跪下了。

    “下官湖广巡抚宋一鹤,见过督宪大人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连忙迎上去,扶起了宋一鹤,沉声道:“鹤峰啊,上次一别,咱们已经许久未见了啊!”

    宋一鹤连忙道:“下官还记得,上次见面还是在京师,差不多整整有两年了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还准备继续说着话的时候,从门外进来了一名门房,他沉声道:“老爷,左良玉左总兵求见!”

    “正好,快快有请。”

    等左良玉走进来以后,三人闲聊了几句,便分别按照地位坐下。

    杨嗣昌端起了手中的茶杯,沉吟了一番,将周山之死说了一遍,感慨道:“本督与这帮子匪徒直接打交道的时间还不多,此次行事着实冒失了一些,竟然导致周将军战死,本督还不知该如何跟朝廷交代.......”

    宋一鹤连忙劝慰道:“周将军也是为朝廷平贼事而战死,死于王事,便是死得其所,朝廷自有忠慜。”

    左良玉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,他虽然不怎么跟周山打交道,可如今对方死得这么凄惨,却只唤来了一句‘死得其所’,当下神情中便有几分阴郁。

    杨嗣昌轻轻叹了一口气,他沉声道:“老夫赴任以来,已经快有两个月时间,之所以没有向流寇大举进攻,原因无非三点,将勇否?兵精否?粮足否?倘若粮饷甲仗尚未备齐,本督亦绝不会轻启战端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杨嗣昌的神情有些阴郁,“可是本督这两月也到处看了一遍,粮饷甲仗虽然还存在欠缺,可即日便可弥补上,然而诸镇兵将却始终存着懈怠之心,玩忽职守,纵敌为重,其心可诛!”

    一听到这番话,左良玉脸上的汗水就流下来了,他连忙跪在地上,扇着自己的脸庞。

    “末将该死!还请督宪大人严惩!”

    杨嗣昌轻轻叹了一口气,上前扶起了左良玉,道:“昆山,你是本督举荐的人才,本督也知你本领,自然不会有这种情况,可问题是,当下湖广其余各镇普遍尚存骄玩之积习,藐视军纪,甚至藐视朝廷,倘若不严厉处置,将来恐怕会酿成大祸。”

    由于湖广这几年始终都是官军和义军交锋的前沿,因此此时湖广内也分有各镇驻兵,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数万人。

    一旁的宋一鹤顿时品出味道,他知道杨嗣昌不会贸然提出这些话,当即便试探道:“督宪大人想要重振军纪,自然是湖广各镇上下官兵所务求之道。只是不知督宪大人以为,该从何处着手?”

    杨嗣昌这个时候反而不着急了,他缓缓坐下后,轻声道:“鹤峰,先前方孔昭之所以兵败,与其抚标上下无能关系甚大,故而本督以为,抚标之重,在于选将。当下副将童文鏊行事荒唐,且多有劣迹,不容于世。”

    宋一鹤连忙表明态度,“童文鏊此贼目无法纪已久,下官亦赞同换上得力之人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轻轻一笑,当即便决定了童文鏊的死期,当然他也很快推荐了一个人,那就是原来跟着他过来的一名参将尹楚。

    宋一鹤当下瞬间明白了过来,他脸色却丝毫未变,当即便拱手让出了抚标的兵权。

    只是他心中到底如何作想,却让人难以揣测。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